這張是Cindy全口戴矯正器的照片,若要拍牙齒特寫面目都異常猙獰,
而且這篇已經有很多“可怕”照片,所以放一張燦笑照片平衡一下~~~
言歸正傳,要戴牙套之前,大家最想知道的應該就是有多痛?
因為這也是Cindy當時最害怕的一點,但是醫生護士總有一套官方說法:
「每個人對於疼痛的忍受度不一致,有的人覺得很痛,有的人覺得還好~~」
聽到這樣的回答,當下只想翻白眼,這有講跟沒講不是一樣嘛!!!!!
所以以下是我覺得戴牙套各種不同類型的疼痛,供各位參考:
特別提醒:接下來的照片會有許多口腔內的破洞、牙齒上的蛀牙、牙菌斑、牙垢等不舒服畫面,
請自行評估是否繼續閱讀。
為了讓大家可以量化疼痛的概念,Cindy以經痛當作中間值,也就是5分,滿分10分來給分喔!
Cindy疼痛指數量表:1---5---10
<------經痛------>
#疼痛1:換新鐵線痛
給大家看一下鐵線的比較,從原本的細線(左邊),換到現在的粗線(右邊),
雖然照片不是很明顯,但仔細看就會發現右邊鐵線的存在感增加了很多!!
牙齒也超能感受到鐵線變粗之後的感覺!!!
帶了牙套,牙齒就好像孫悟空的頭一樣,緊緊地被鐵線箍住,牙齒痠軟無力,吃東西的時候就很痛苦,
換線的第一天,連吃軟軟的麵都會痛,因為牙齒被箍住,疼痛就是無時無刻都存在,
我覺的換鐵線疼痛程度:比經痛還痛,7分痛。因為經痛是一陣一陣的,還有喘息的空間,
但是這種被箍住不間斷的痛,只有睡著才不會痛...
不過大概過了三天,換鐵線的痛就降低很多,換線大概是一個月換一次。
#疼痛2:鐵線壓嘴唇痛
因為Cindy有一顆牙齒比較晚上矯正器,情況又一點不一樣,畫圖讓大家看一下,
一般矯正器在牙齒上應該長這樣:─■─■─■─■─■─■─
我有一顆沒有上矯正器,變這樣:─■───■─■─■─■─
就是上面紅色那一段,也因為這樣,會有很大一段鐵線直接碰到我的嘴唇內側,
所以就會有被鐵線壓出來的一條痕跡,這種痛很不舒服,而且要是不去管它,
就會從原本的壓痕變成破洞,破一整條線你想想看有多可怕,
所以Cindy都有做防護措施,防護措施最後一起介紹!!
我覺得鐵線壓嘴的疼痛指數:比經痛不痛,3分痛。
#疼痛3:莫名破洞痛
帶了牙套嘴巴總是會很莫名的破洞,沒有咬到、沒有被牙套刮到、沒有火氣大、沒有壓力大,
嘴巴就是莫名的破,上面這張破的還不算大,下面這張就破得很大了!!
而且他破在牙齦很上面的地方,那裏到底為什麼會破我真的不是很清楚,而且一破就很大洞!!!!
我真的好會破上牙齦喔....而且好像都是差不多的位置,怎麼會這樣呢....(無奈~~
Cindy推測可能是因為帶了牙套,矯正器或是鐵線總會堆積食物殘渣、更容易滋生細菌的關係,
所以嘴巴就莫名的破了,洞越大疼痛指數就越高阿.....
我覺得莫名嘴巴破疼痛指數:4分痛。
#疼痛4:矯正器鐵線磨破洞痛
不論是矯正器還是鐵線,都有機會把嘴巴磨破,就算在怎麼好的設計,他們對口腔來說終究是異物,
所以總是會磨破,不過會磨破哪裡?會磨破多大洞?一切都是未知數。
被矯正器或是鐵線磨破洞的初期,就趕快做防護措施,我覺得一切都會好一點,
但問題就是,有些口腔很內側的地方,是很難做防護措施的!!
像是上面這個破洞,幾乎是破在臼齒的旁邊,這個根本防不勝防阿....
接下來三張照片都是同一個位置,只是拍了很多次,希望能清晰一點,
這個破洞甚至破在智齒的位置,無敵裡面的地方,無法做防護措施的下場就是:(先看一下照片)
無法做防護措施的下場就是:破到瘀血都出現了!!!!!!!
看到了嗎?白色破洞的下面有一顆血紅色的瘀血小點,就是破到極致的代表阿~~~~~
你們說這痛不痛?超級痛!!!!!講話痛、喝水痛、吃東西痛、打哈欠痛、大笑痛、微笑也痛....
總之,嘴巴只要有動,就會痛,但很難嘴巴不動,況且Cindy的工作就是要一直講話,
我覺得磨破的疼痛指數:7.5分痛。
不過破洞的痛是可以減緩的:喝冰水!!!!
夏天倒是還好,冬天怎麼喝?為了減緩疼痛,Cindy到了1月偶爾還是會喝喝冰水....
接下來介紹萬眾矚目的牙套救星,食用白蠟~~~~~
防護措施:食用白臘
這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,平常時候是硬硬的,跟蠟燭一樣的感覺,
但是遇到溫度、壓力,他就變得像黏土一樣,可以把它捏成圓形的,
通常醫生會無限量的給你食用白蠟,食用白蠟吃進去也沒關係,而且可以重複使用,
食用白蠟可以黏在矯正器或是鐵線上面,也就是當一個緩衝,避免牙套一直無止盡的磨破嘴巴!
就像上面這樣,捏成一坨黏在矯正器上,快要破掉或是已經破掉的嘴巴過了一晚就會舒緩很多!
但是!!!!!若是破洞在很裡面,是很難把食用白蠟黏上去的,就算黏上去了,
也很容易掉下來,這也就是我上面說的,沒有防護措施時,疼痛指數就會很高阿~~~
這篇拖了好久終於寫完,照片都是Cindy的口腔照,有一些可怕的牙垢請各位快速跳過阿~~~
希望對想要矯正牙齒的你,有一點幫助喔~~
延伸閱讀